close

剛剛看完這部片子

然後本篇有雷





























因為我不是臉書的愛用者

雖然我在上面登錄了我的資料

不過我依然不是臉書的愛用者

因為很多東西我其實是不太會用的

不過這部片子倒是教了我很多東西





這是臉書創辦的的故事

可以說是一部類似於改編的紀錄片的東西

內容從臉書的創意一直到創立

以及變成全世界最大的社群網站的過程

至於角色的心路歷程

我想這真的沒有什麼好說的

這部片我看到的幾個點

從來不包括角色心路歷程的轉變

而在於這家公司的歷史

以及哈佛的一個文化風格





創造工作而不是找工作

這可能是一個22K的社會應該出現的一種省思



我們的環境是不是鼓勵我們這麼做?

為什麼台灣之光都在國外發光

而創意似乎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不是那麼重要?

因為創意不能當飯吃





當一個創意出現而沒有立刻發光發熱的時候

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繼續經營?

在片中首席的財務長投資了一萬九千美元

但是他卻因為不爽

所以凍結了帳戶

然後他的股份就被其他合夥人稀釋

但事實上是

他對另外一個合夥人的看法是對的

最後他也回去了這家公司

但這並不構成任何危機

因為臉書找到了主要的投資人

可以投資更多的金額





我想現在的價值觀仍就存在一個觀點

我們父母的理財觀念會影響我們

但這並不是全部

因為我們有網路

我們可以選擇更多的資訊

做更多的夢

甚至在網路上完成這些夢想

而這些事情很多人都已經完成

也許比起臉書的創辦人來說

他們的成功微不足道

但對於他們自己

他們完成的自我的價值

做了他們想做的事

我想到九把刀的這個例子

雖然我等他的書已經等得有點等不下去了

不過他毅然決然地去拍電影

完成自己的夢

不論外界的人對他的夢的評價如何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浪漫

也是一種對自己的負責方式

有太多人仍舊執迷於上大學找好的科系進入好的公司或是考公職

因為這可以保障穩定的生活

在台灣是容不下創意的

因為台灣的企業仍舊是喜歡模仿

好的東西就全部模仿過來

不好的東西也是

但重視獲利是普遍所有企業關注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模仿得這麼快

但總是沒有多少人願意獨創

甚至我看到很多改良了既有東西的人

發明一些特殊物品的人

他們的發明可能被用了一百萬買下了

但至今還看不到這些東西上市

原因?可能再等等吧





這個世代應該是創意掛帥的時代

不過在這個環境連我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

別傻了 你有臉書的創意

但是你能夠完成嗎

又或者你只是會把這個創意搞成一個平淡無奇的東西?

創意是應該在有執行力的情況下發揮出來的

但是同樣的你會犧牲很多時間跟金錢

而環境不容許你這麼做

當你被迫要把你的創意用低廉的價格賣給廠商包裝

而他們會告訴你你的產品還沒有經過市場

所以無從判斷價值

也可能你的創意並非你獨有的

...........抱歉 有點不知所云了





看完這部片想一想其實會有很多啟發

推薦大家可以去看

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TA0619 煙波書客 的頭像
    KTA0619 煙波書客

    煙波書閣

    KTA0619 煙波書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